审核情况

  • 1
    代表提交
  • 2
    结束

基本信息基本详情()

关于将铜陵市打造为购物旅游城市的建议

背景| 现状| 分析| 铜陵市| 消费
2025-03-06 17:12
民宗侨外
已立案(办理中)
谈斌
13905623664
铜官区官塘社区党委书记、服务中心主任

建议内容

一、背景与现状分析  

铜陵市消费促进政策面临结构性挑战,需突破以下瓶颈:  

1.消费券边际效益递减:本地商超商品用券后价格仍高于网购价约15%-20%;合肥市购车价格低于铜陵,但消费券面额高于或等于铜陵,导致约30%购车需求外流。  

2.文旅消费转化不足:犁桥、永泉景区2024年客流量超300万人次,但过夜率仅12%,人均消费83元,低于长三角平均水平(135元)。  

3.传统商业活力缺失:2024年铜陵实体商超销售额同比下滑,中小商户闭店率上升。

二、市场需求与可行性  

1.消费升级需求迫切

健康消费爆发:2024年全国健康食品市场规模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18%;  

品质偏好升级:80后、90后消费者中,75%愿为“安全、透明、高性价比”商品支付10%-15%溢价。  

2.“购物+旅游”模式验证成功  

胖东来经济效应:2024年胖东来超市销售额达189亿元(同比增11%),带动许昌旅游业收入增长23%,其自营商品毛利率提升至28%;  

义乌采购旅游:义乌小商品城2024年客流量超2200万人次,其中35%为采购旅游,带动关联消费68亿元;   

3.供应链整合窗口期来临  

外贸转内销加速:2024年温州、福建消费品出口同比下滑15%-18%,超4000家外贸企业转向内销;  

本地农产品深加工机遇:铜陵白姜、凤丹2024年产量达5.8万吨,但深加工率仅22%,若提升至50%可增加产值4.3亿元。  

4.社区与数字化基建成熟  

社区经济规模化:2024年全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达2.3万亿元,直播电商渗透率超40%;  

存量资产可利用:铜陵市闲置商业面积增至20万,改造为仓储体验中心成本较新建低60%。  

三、具体建议

1.构建“铜陵优品”供应链体系 

国企混改平台:由市国企平台公司联合温州、福建供应链龙头,签约外贸转内销企业,成立“铜品汇”工厂直销平台(自营商品目标占比50%以上);  

品控升级:市场监管局设立“铜陵优品”专项,抽检频次从季度提升至月度,溯源覆盖率目标100%;  

价格竞争力:自营商品定价低于市场均价12%-18%,推出“引流爆品”(如9.9元铜陵白姜酱)。  

2.激活社区“商业+”生态

1)“居委会+物业+居民”三方联动机制

法律赋权与资源整合:依据《民法典》赋予居委会“特别法人”地位,联动物业成立社区商业服务中心,由居委会统筹闲置空间(如物业用房、社区活动室)改造为“社区共享直播间”“团购自提点”,降低运营成本30%以上。  

“消费抵扣物业费”:业主通过社区团购消费抵扣物业费,物业公司通过商品销售佣金弥补收入。  

2)打造社区工作者“IP矩阵”

“社区明星”孵化计划:选拔部分亲和力强、熟悉本地文化的社区工作者(如淮泗村“小李书记”型干部),联合抖音本地生活团队开展“IP孵化特训营”,定制“铜陵优品推荐官”“非遗文化代言人”等人设,目标培育5个粉丝超10万的本地网红。  

3)数字化平台深度运营  

“铜陵优品”App社区专区:增设“居委会认证商品”标签,接入社区团购、物业缴费、邻里服务等功能,2025年目标覆盖50%城市社区,用户日均停留时长超8分钟。  

数据赋能精准营销:通过App采集消费数据,为居委会提供居民偏好分析报告,定向推送“小区爆品”(如老年社区主推健康食品、年轻社区主推文创潮玩)。  

4)政策配套与利益共享  

激励:将社区商业活跃度纳入居委会年度创新工作,对带动消费超一定数额的社区及个人给予物质奖励。  

反哺:社区商业净利润的30%用于公共设施改善(如健身器材更新、儿童乐园建设),形成“消费-收益-民生”闭环。  

3. 文旅消费深度捆绑

“购物+微度假”产品:推出“消费满XX元送犁桥或永泉门票”、“凭永泉和犁桥门票消费抵扣多少”、凭“永泉和犁桥门票送住宿及浮山门票”等政策,目标将过夜率提升至25%,人均消费增至150元;  

沉浸式体验场景:在铜官山1978增设铜主题VR体验馆、铜工艺品定制工坊等项目,一游寻铜脉,一馆品铜魂,一作传铜艺,一城享铜利  


相关情况

建议办理单位

办理类型 办理单位 办理状态 签收时间 答复时间
主办 市商务局 待签收
协办 市文化和旅游局 已签收 2025-04-18 10:48
协办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已办结 2025-04-25 09:30 2025-04-25 09:33
协办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已签收 2025-04-16 17:01
协办 枞阳县人民政府 已办结 2025-04-27 15:03 2025-04-30 15:11
协办 铜官区人民政府 已办结 2025-04-16 08:16 2025-04-25 08:57
协办 义安区人民政府 已办结 2025-04-16 09:04 2025-04-25 16:06
协办 郊区人民政府 已办结 2025-05-13 14:50 2025-05-13 14:51

建议办理信息

市商务局
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关于对人大代表《关于将铜陵市打造为购物旅游城市的建议》的答复
市商务局: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和食品安全标准等规定,以排查风险为目的,对食品组织的抽样、检验、复检、处理等活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实现科学监管的重要手段,为食品安全靶向监管和智慧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及数据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
全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中央、省、市要求,依法组织实施本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全面统筹调度食品抽检工作。
一、强化科学统筹。科学及时、统一谋划全市食品抽检计划,严格落实省、市、县区三级分工要求,各有侧重,减少重复抽检,提高抽样覆盖率。
二、强化均衡抽检。对各项抽检任务落实进行实时调度协调,坚持从食品抽检任务类型、时间、区域、品种上推进均衡抽检。
三、强化重点防控。一是“全覆盖”,对本辖区内在产获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小作坊,以及校园和养老机构进行全覆盖抽检;二是“双周检”,市局统筹组织开展本辖区内校园食品抽检,重点对校园食品涉及的大宗食材和复用餐饮具,针对集中采购平台和学校,开展“双周抽检”(寒暑假除外);三是周周检。对本地主要批发市场和主要菜市场销售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蔬等大宗食品,针对不同销售主体、不同品种、不同批次,开展“周周抽检”,保障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食品安全。
四、强化监检结合。一是“抓重点”,以米面油肉蛋奶果蔬等大宗食品,校园食品、保健食品等“一老一小”食品等为重点;以农兽药残留超标,两超一非,肉制品、淀粉制品等掺杂使假等问题为重点;以学校食堂及集中采购单位,农村地区,批发市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区域场所为重点,加大抽检力度;二是“强靶向”,提升风险隐患排查能力,对高风险企业和产品实施重点抽检,对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抽检,对不合格企业组织跟踪抽检,对群众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项抽检。强化新业态新模式食品抽检,开展直播带货、生鲜电商、餐饮外卖抽检。
2024年,根据省市场监管局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2024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计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399批次,年度任务完成率105.1%,发现不合格产品207批次,总体不合格率3.23%,抽样量达到4.9批次每千人,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校园、养老机构实现全覆盖抽检。
2025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5986批次,抽检36个食品大类、260个食品细类。截至目前已完成抽样2275批次,开展元旦春节、养老机构、校园、农村地区、你点我检等专项抽检741批次。

                                        2025年4月22日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枞阳县人民政府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第4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谈斌代表提出的“关于将铜陵市打造为购物旅游城市的建议”(17-4-闭会004建议)收悉,经研究,现提出以下协办意见:
一、关于“构建‘铜陵优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议
枞阳县积极培育特色产品品牌,挖掘枞阳特色地标产品(如枞阳白茶、媒鸭、生腐、大闸蟹等),支持申报地理标志商标、有机认证,推动“土特产”向“旅游伴手礼”升级。引导企业开发便携化、文创化产品(如枞阳生腐礼盒、白茶小包装),提升附加值和文化内涵。同时我县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老字号品牌,鼓励老字号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展销活动,不断扩大“老字号”品牌影响力,目前全县已有10家企业获评铜都老字号,4家企业获评安徽省老字号。
二、关于“激活社区‘商业+’生态”的建议
枞阳县始终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景区、商业街区、特色小镇等重点区域的监管,严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营造诚信消费环境。同时推动“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联合文旅部门在旅游集散地、酒店、景区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实现投诉“快速受理、限时办结”。
同时聚焦推动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地推活动,以特色产品品鉴为契机,挖掘铜都特色、完善展销路径,助力企业增产、居民增收。
三、关于“文旅消费深度捆绑”的建议
一是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对旅游餐饮单位、农家乐、特产加工企业开展专项整治,落实“明厨亮灶”,加强食品原料溯源管理。 推广景区餐饮单位“红黑榜”公示制度,引导游客择优消费。二是加强特种设备监管,对景区索道、游乐设施、酒店电梯等开展定期安全排查,确保设备合规运行,防范安全事故。 三是精心打造消费热点。加快“两新”政策落地见效,紧盯消费热点打造游、购、娱等消费爆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提振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


枞阳县人民政府
2025年4月30日
铜官区人民政府
〔2025〕-5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期间
第4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市商务局:
谈斌代表提出的“关于将铜陵市打造为购物旅游城市的建议”(17-4-B4建议)收悉,经研究,现提出以下协办意见:
一、关于“构建‘铜陵优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议
目前我区已有山姆、胖东来、盒马鲜生代购等品质业态,也有安贝乐(洁雅品牌)等外贸转内销商品,市场反响较好。区属华实集团正基于现有长江路商业大厦和北斗星城A1二层,谋划打造“长三角工贸直销示范基地”,相关调研论证和合作商榷正在进行。
同时,我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创建为抓手,带动全区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创建自主品牌,目前全区已有20家企业获评“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并诞生了小菜园、和谐、阿隆、辛掌柜、人间烟火、陈厨、梦记小吃、晓郑烧烤等多家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连锁品牌,其中铜官府、朱府铜艺获评安徽老字号,万鹅湖、阿隆餐饮、晓郑烧烤获评铜都老字号,小菜园于2024年12月20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二、关于“激活社区‘商业+’生态”的建议
我区计划通过“社区吹哨、党员报到”路径,立足实际,挖掘铜都好物,让广大党员干部一起变身“铜都好物推荐官”,以农旅融合发展为目标,聚焦推动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地推活动,以特色产品品鉴为契机,挖掘铜都特色、完善展销路径,让更多的铜都好物进社区、进园区、进楼宇、进商圈,助力企业增产、居民增收。
三、关于“文旅消费深度捆绑”的建议
我区积极探索打造两条一日游路线,一是围绕铜官山1978文创园“铜采掘”,铜官府“铜设计”“铜制作”,铜博物馆“铜展示”、北斗铜街“铜销售”,打造出一条“寻铜之旅”的铜主题高端定制游。充分发挥铜工业、铜文化的魅力,铜官府获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铜官山1978文创园、铜陵博物馆入选安徽省十大文物主题游径中的安徽工业文化遗产主题游径,铜官山1978文创园、铜官府获评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二是围绕农林村的美食美景、朝山村的矿产生态、横塘村的农事体验等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路线,充分利用西湖镇的自然生态资源,结合主城区便捷及丰富的住宿、餐饮和交通条件,打造近郊康养游。
未来,我区将围绕“文旅商会”融合发展思路,精心打造消费热点、打磨旅游精品路线、进一步提升本地商业体供给能力,支持商业体、街区场景化改造提升,引导商圈差异化发展,支持商业载体引入各类首店品牌,全力打造消费新地标,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同时全力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落实“两新”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家居家装等传统大宗消费,全面提升消费热度和消费层次。



2025年4月21日
义安区人民政府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第004号
建议的协(分)办意见函

市商务局:
市政府办转来谈斌代表提出的“关于将铜陵市打造为购物旅游城市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关于“构建‘铜陵优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议
目前义安区已成功引进山姆会员商店、胖东来代购等优质商业业态,取得良好市场反馈。在品牌建设方面,义安区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创建工程为牵引,推动全区企业强化品牌意识、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加快自主品牌培育步伐。截至目前,全区累计3家企业荣膺“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称号,3家企业获得老字号认定:其中“荣京”品牌获评安徽老字号,“金丰元”与“铜凤”两大品牌则成功入选铜都老字号名录。
二、关于“激活社区‘商业+’生态”的建议
义安区聚焦推动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地推活动,以特色产品品鉴为契机,挖掘铜都特色、完善展销路径,让更多的铜都好物进社区、进园区、进楼宇、进商圈,助力企业增产、居民增收。
三、关于“文旅消费深度捆绑”的建议
义安区秉持“文旅商会”融合发展理念,系统实施消费提质扩容工程。重点构建多层次消费矩阵,着力培育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全面提升商业载体供给能级。通过引导商业综合体及特色街区实施场景化改造升级,促进商圈业态差异化布局,支持引进区域首店、概念旗舰店等商业业态,聚力打造城市消费新地标。同步推进新型消费业态培育工程,规范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型商业模式。在巩固传统消费基本盘方面,精准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智能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促进绿色智能家居、节能建材等大宗消费提质扩容。
文化消费领域将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引导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艺术展览、文旅展会等业态健康发展,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展览+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义安区已开展江南铜谷风景道徒步大会,老洲乡风筝季,永泉小镇乡愁巡演等活动。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典型示范。通过实施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工程,持续提升文旅消费层级,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旅消费目的地。


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5日
郊区人民政府
郊区人民政府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闭会期间第4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市商务局:
谈斌代表提出的“关于将铜陵市打造为购物旅游城市的建议”(17-4-004建议)收悉,经研究,现提出以下协办意见:
一、关于“构建‘铜陵优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议
一是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截至目前3家企业获得老字号认定:其中“佘家贡姜”品牌获评中华老字号,为我市唯一。“白鳍豚小磨麻油”品牌获评安徽老字号,“金迈大米”成功入选铜都老字号名录。二是建设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茗一阁农产品冷链分拣中心建设项目、汐有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分拣、预冷、储存、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增强农村产品上行动能。
二、关于“激活社区‘商业+’生态”的建议
一是推进郊区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改造提升郊区周潭、发电厂、战新产业园综合便民服务站,完善快递分拣、包装、配送等设施,增强对乡村的辐射能力,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快递进村覆盖率达100%。二是实施家电家装“以旧换新”行动,摸排乡镇、社区家电商户,截至目前,20余家商户共计申请补贴销售金额585.5万元。
三、关于“文旅消费深度捆绑”的建议
一是实施景区运营提升行动。景区新推“和悦时光咖啡”店,集休闲、茶饮、游客咨询服务于一体,不断提升景区整体风貌。大力开展业态招商,出台店铺免租等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景区建设和业态打造,利用大通元素开发江豚印花帆布袋、龙舟造型徽章、钟楼造型书签、江豚永恒笔等10个系列旅游商品,提升文旅产品丰富度。用好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深化网红达人合作,整合茶干、生姜、腊味、麻油等大通本土品牌,打造大通八味系列特色礼包,多渠道营销本地土特产品。二是实施文旅新业态打造行动。引进安徽凯沃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租赁原澜溪山庄酒店,对原酒店重新装修升级改造,经营锦江旗下“非繁城品”酒店品牌。大山景区运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完善旅游接待设施,不断促进周潭大山景区文旅消费提质升级。项目规划占地面积为1708亩,总投资约1.47亿。本年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1000万元。三是完善旅游民宿开发。依托渔园农庄国家级垂钓基地优势,建成具有古镇特色的渔园农庄民宿项目。


                      2025年5月13日
  • 审核情况

  • 基本信息

  • 建议内容

  • 建议办理单位

  • 建议办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