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情况
-
1代表提交
-
2结束
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针对铜陵市区2018年后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状况,应实施基础教育资源调整。
(一)市区出生人口自2018年后逐年下降。
2018年之后,由于育龄女性人口规模下降、生育率低迷、二胎生育意愿短时释放完毕等因素,铜陵市区出生人口大幅下降。据不完整调查(来自各区政府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铜官区2018年出生2296人,2023年出生人口仅为1439人;义安区2018年出生人口3146人,2023年出生人口仅为1435人;郊区2019年出生2641人,2023年仅为1154人。
铜陵市市区近8年出生人口(不完全)统计
年份 | 铜官区(人) | 义安区(人) | 郊区(人) |
2016年 | 2781 | ||
2017年 | 3511 | ||
2018年 | 2296 | 3146 | |
2019年 | 2553 | 2641 | |
2020年 | 2230 | 2292 | |
2021年 | 1762 | 1840 | 1627 |
2022年 | 1434 | 1449 | 1248 |
2023年 | 1439 | 1435 | 1154 |
出生人口锐减对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基础教育设施冲击很大,2018年出生人口达到峰值,因幼儿园入学年纪是3周岁,小学入学年纪是6周岁,因此2022年后幼儿园就会出现招生滑坡现象,事实上市区私立幼儿园已经出现关停现象,小学将从2025年起出现招生人数滑坡现象,因此需要及时应对。
(二)《铜陵市市区教育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年)》中幼儿园、小学、初中新建数量较多,尤其是铜官区。
《铜陵市市区教育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年)》(以下简称2018版教育设施规划)启动于2016年,批准于2019年,彼时二胎政策刚放开,出生人口出现井喷增长,房地产也处于旺盛期,当时根据居住用地面积推算出的人口,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幼儿园300米服务半径、小学500米服务半径,该规划到2030年设置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数量汇总见下表。
《铜陵市市区教育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年)》
幼儿园、小学、初中汇总表
教育设施
行政区 | 幼儿园 | 小学 | 初中 | ||||||
总数 | 其中 | 总数 | 其中 | 总数 | 其中 | ||||
保留(含扩建、迁建) | 新建 | 保留(含扩建、迁建) | 新建 | 保留(含扩建、迁建) | 新建 | ||||
铜官区 | 103 | 60 | 43 | 56 | 32 | 24 | 24 | 12 | 12 |
义安区 | 52 | 38 | 14 | 61 | 53 | 8 | 20 | 17 | 3 |
郊区 | 66 | 56 | 10 | 49 | 40 | 9 | 14 | 10 | 4 |
合计 | 221 | 154 | 67 | 166 | 125 | 41 | 58 | 39 | 19 |
该规划对于人口增长过于乐观,对常住人口和出生人口两方面都与预期有较大偏差,新建学校数量较多,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因此需要及时修编。
首先从七普资料反映出,铜陵市总人口没有按照原城市总规设想,在2020年达到100万,七普户籍人口只有69万,常住人口下降很多,机械增长量可以忽略不计,市区人口到2035年能稳定不下降就已经很幸运的事了。同时出生人口从2018年后逐渐减少(希望到2024年以后也能稳定),中心区居住社区均为成熟社区,人口稳定,外围新建小区多为改善型住宅(住户一户多宅较为普遍)。上述两个原因推断,每年新增学生人数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存在锐减状况,总班级数不会增加,理论上(不考虑服务半径)无需新建学校。以铜官区为例,2023年全区出生人口1439人,6年后全部上小学,班额按照40人/班,一年级小学生一共36个班级,按照平均每个小学每年级4个班,9个小学就瓜分完生源,现状铜官区已经有32个小学,学校撤并是必然趋势。
(三)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很稀缺,原规划学校用地腾出来可进行开发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018版教育设施规划新建幼儿园最小的6班规模,占地2700平方米,12班的超过7000平方米,新建小学规模最小占地1公顷,规模最大的超过4公顷,新建初中占地3-6公顷,且选址都在居住用地中心位置。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是稀缺资源,学校数量减少或者部分学校规模减小后,腾退用地仍可用于开发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公用设施建设,继续发挥土地价值,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一)及时修编铜陵市市区教育基础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铜陵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于2024年6月获省政府批准,相应的专项规划应当及时修编,适应形势变化。
做好学龄人口的分类预测。教育部门在开展学龄人口预测时,综合考虑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常住非户籍的学龄人口,尤其要关注从2018年后幼儿园、小学、初中每年新生人数,为未来的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更精准的数据。
总体思路:1.中心区尤其是成熟居住社区不需再新建学校,2.推行班额减小、近郊和新区服务半径适当放大,科学合理布局基础教育设施。
(二)充分考虑托育服务,充分利用闲置校舍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鼓励支持幼儿园创造条件的在满足区域内3-6岁儿童入园需求基础上开设托班或扩大托班规模,统筹配置2--3岁的育幼服务资源,多渠道拓展幼儿园托育服务资源。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原则上应开设托班,已建成幼儿园应根据所在区域适龄幼儿需求,通过既有场所整合利用、改扩建、迁址、置换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托班。
(三)降低小学班级容量,专注提升办学质量
前些年为了承接迅猛增长的入学需求,一些学校不得不把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等专用教室改建成普通教室,供日常教学使用,严重挤占了学生的素质教育空间。随着生源数量减少,首先要将这些教室还原,将正常的素质教育教学环境还给学生,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为学生提供午休的空间。可以通过降低班额、生师比,让老师有更多精力给予每个学生更多关注,了解不同学生的特质,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另外应通过集团化、校际联盟等方式,探索不同学校之间资源融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减少校际发展差距,整体提升办学质量。
(四)近郊学校要配置校车,加大校车投入资金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定幼儿园300米服务半径、小学500米服务半径,但是近郊、城市新区如果按照此标准新建学校,就又会出现生源不足、校舍空置状况,因此学校服务半径要适当放大,那么校车配置要同步跟上。
姓名 | 所属代表团 | 通讯地址 | 联系电话 | 附议情况 | 附议时间 |
储慧玲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955908854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许志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856209008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郑天勤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905620312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王桂珍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856209289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周红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8956200810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郭飞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956258536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肖尚俊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905629997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杜峰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956255081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何刚明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705622828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张贤锁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8156205666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周信 | 铜官区代表团 | 安徽省铜陵市 | 13655621231 | 同意附议 | 2025-01-12 |
办理类型 | 办理单位 | 办理状态 | 签收时间 | 答复时间 |
主办 | 市教育和体育局 | 待签收 |
审核情况
基本信息
建议内容
附议情况
建议办理单位
建议办理信息